木有匹配的内容呀~~
您可以 “留言反馈” 给我们
黑镜第一季
9.4
全3集
英剧能够探讨的深度真的是其他同行业无法匹及的高度。媒介的力量,公众意愿,技术先进所带来的消费主义侵蚀,沉沦过去。每一集都无比精彩,值得深思。
大小谎言第二季
8.8
更新第07集
上一季的女人们像浪,可以温柔平静,也可以汹涌澎湃,冲刷着礁石,击碎一切;这一季的女人们像海,可以容忍包容,也可以掩盖痛苦,拥抱着彼此,共度难关。
尼斯湖谜案
7.3
完结
全片都是湿冷沉郁的样子,仿佛在雾气弥漫中独自摸索前行。冷酷仙境里的平凡之恶。虽说是致敬《小镇疑云》,但本身也别有风味。//才发现编剧是《雪镇疑杀》那位!他真的太喜欢研究一群人在隔离世界里的行为模式了。形色各异的人为了逃避文明社会来到这里,人与人的关系在这座孤岛上变得更加复杂难明。
大群第一季
7.9
8集全
非线性叙事,不可靠叙述,慢镜,POV,长镜头,甚至变换画幅,恐怕是今年西部世界之外最有野心的剧集。最大的挑战在于刨除剪辑和摄影的匠心独运,第一季能不能讲一个好故事。
亚洲怪谈第二季
5.8
完结
这一季,光凭第三集,就已经及格了。作为一部恐怖片,这一集的男主演技出乎我的意料,尤其是他把女尸送回去的那一段表演,见到了女尸的父母,然后情绪逐渐变化的过程,堪称教科书版的演示也,丝毫不逊色国内实力派演员。情节既反应了底层人民生活的现实,也揭露了人性的黑暗。
魔法师第二季
7.5
完结
第二季彻底打破费勒里幻想反倒没那么乏味了,然而剧情骤起骤落忽断忽续,跟踩西瓜皮似的滑到哪算哪,主角团的塑造也还是那么一言难尽。
第三天
6.5
全6集
三星观望,六集体量的惊悚剧在第一集很难有明确的评分,初看来主题是和欧洲的难民(儿童)问题和政策有所联系,视觉、画面和取景都很美,在某种程度上让观众没有难度地走完这一小时。
怪胎与书呆
9.1
全18集
细腻到不能相信是美国校园剧,潜伏其中的80年代rock‘ n roll情结,配乐出众,可看见好多现在红在电视圈的演员99年毫无做作的青涩的样子。全剧没有说教,没有戏剧化的故事,真实到像身临其中,能切身体会到里面每一个freaks 和geeks的感受。连看两遍,无法形容出对这剧的爱
有人非死不可
6.5
完结
Netflix上线的前几部西剧(《名校风暴》《海上谋杀案》)虽也洒满狗血,但闭只眼也就基本还在可忍受的范围内,这部还真就是再次刷新三观,原来家庭伦理剧为了营造(超乎寻常的)抓马情节可以全然不顾(哪怕一丝丝)逻辑……况且这个拍法也有假借历史消费少数群体之嫌。
芝加哥故事第一季
7.6
完结
巴尔的摩珠玉在前,同期亚特兰大风头无两,lena waithe对芝加哥的满怀深情并没有落到实处,群像皆有戏,但太强调纠葛导致城市无风骨。不好意思,暂时还是shameless更能代表芝加哥。
罪人第三季
6.7
完结
聚焦于犯罪动机的剧集不太容易成功,如果为了快节奏和收视率,拍着拍着就会成为《犯罪心理》那样高开低走每况愈下的流水账,而如果真的要凝视那些罪案的核心,又会变得异常艰涩。
嘻哈帝国第二季
8.0
完结
我在听耶鲁大学的公开课《聆听音乐》时,教授讲到瓦格纳的歌剧,分析其中的一章,其旋律上行部分激荡,重复,瓦格纳用这样一段旋律来表达性爱、欲望。教授说的可爱:“对,就是性爱,欲望,这不是音乐之声,不是白雪公主跟七个小矮人,瓦格纳就是表达了欲望的撕扯。
寻找阿拉斯加
8.0
完结
看了两集多觉得好矫情看不下去后面都是拉快进的。不喜欢女主,作为告密者还装没事人一样打招呼是想恶心谁啊,连伤痛都觉得做作,连带喜欢女主的男主都萌不起来了。另外真的很不明白这群明知自己是拿奖学金才能留下的人还三番四次违规,被抓到了下次仍然再犯,这不是活该吗?做了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准备啊,错是一犯再犯然后在那演绎痛苦,看着真是无语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