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匹配的内容呀~~
您可以 “留言反馈” 给我们
破产姐妹第一季
9.1
完结
我自己私下特别喜欢老板娘这样一个职业。她经营的是某个偏僻地方的小酒馆,灯光总不大明亮,歌曲里依依呀呀让人听不清在唱什么。 老板娘是这样的装束:熨的笔挺的白衬衫,嘴巴涂的鲜红,发型是一丝不苟的黑亮波波头。
无耻之徒美版第八季
9.4
完结
相信大家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无耻之徒追了八年。这八年别说剧里的人我们自己这几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了什么样的成长?每次在看剧的时候都能找到不同成长轨迹的共鸣点。Lip与Youens逐渐熟识是在他给Youens做助教的时候。 在学业与爱情的交叉路口,lip或许从心里知道自己当前最需要的是什么。进入大学深造自己,让Gallager家庭摆脱一团乱麻的生活。然而,当真正与同龄同学呆在一个屋檐下竞争时,lip才开始明白自己曾自以为傲的聪明更本不值一提。
摩登家庭第七季
9.5
第22集完结
对于中国式家庭(我们的家庭)已经绝望。这里面的他们一家不会故意说些伤害彼此的话,对于未来一代不会全部倾注宠溺。兄弟姐妹之间可以表达出不计较的爱。关心孩子们的恋爱。不会为饭桌上菜肴太少拮据无法满足不会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一天下来都可以相当于没说一句话。所以,看到感动之处会作为疗伤良药。
真爱解码
6.4
完结
设定很有意思,但又莫名其妙走向哲学和真爱——我说你们欧洲人啊,就是想太多。
同志亦凡人第一季
9.2
22集全
一部很有诚意的电视剧,导演演员编剧都在很用心地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不浮华、不造作、不哗众取宠。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从来没有一部电视剧像它这样让我挂牵每一个角色,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幸福。
路西法第三季
7.8
26集全
一边看路西法,一边在读梁鹤年先生的《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当时我正好读到美国独立战争前,梁先生总结的前半段的西方文明的核心文化基因是——追求唯一真,这是最为早期的世界观、也以此引出了其宗教脉络,对于唯一真的全知全能的神的信仰。
大男孩
8.5
完结
不得不说,英国人民太善长制造沙雕喜剧了。 前有一手打造的《英村脑残故事》,仅仅是两个来自英国农村的脑残青年,随便来点日常,就能轻松逗乐大片大片的观众们。 后有爱尔兰社会范的《少年犯》,两个留着同样流氓发型的小流氓, 就能把整个小镇搞的鸡飞狗跳。
小谢尔顿第四季
9.4
已完结
不是剧评,只是感觉这一段话在最近格外戳我 自己最近也处于人生很大的转折中,很幸运能在毕业这么久后还参加补招,但也意味着放弃了美国留学offer,也意味着提前进入职场感受人生真正的辛酸苦辣。
魔法师第二季
7.5
完结
第二季彻底打破费勒里幻想反倒没那么乏味了,然而剧情骤起骤落忽断忽续,跟踩西瓜皮似的滑到哪算哪,主角团的塑造也还是那么一言难尽。
东邻西舍第三季
8.7
完结
第一集探讨了BLM,也借马尔科姆的事口伐了那些暴力破坏者。这场在美国乃至其他国家掀起轰动游行,一小个个体的死亡导致全国范围内爆发游行示威,数千万人为一个人的尊严冒险呼喊公道。记得强森一家刚搬来社区的时候,因为肤色显得格格不入,但还是成为了社区的一份子,是因为大家所有人都只是人类而已,谁都不应该去因为肤色去评判行为。从一开始这部剧就是探讨差异的,文化差异不是种族歧视的理由,这才是东邻西舍,这才是一部有内涵的喜剧。
年少轻狂第四季
8.0
全6集
不再是我喜欢的那个沙雕剧了。为什么非要在这么快乐的剧里强行上价值,安排莫名其妙的监狱呢?我只想看那两个沙雕兄弟一起犯2b,就好像我的童年依然还在。